庆阳市档案馆成立于1963年7月,原与庆阳市档案局一套机构、两块牌子。系庆阳市委和庆阳市人民政府直属的正县级事业单位,2019年2月机构改革后,局馆分设,于2月15日正式挂牌设立庆阳市档案馆,为庆阳市委直属正县级事业单位,履行档案接收保管利用职能。内设办公室、宣传技术科、档案管理科、信息化建设科、编辑研究科5个科室,编制20人。
庆阳市档案馆现馆藏档案214个全宗,近20多万卷/件;资料3万余册;保存有自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至今的多个门类档案资料,全面系统地记录了庆阳市这一历史时期的变迁和社会发展。
庆阳市档案馆新馆位于庆阳市委市政府集中办公区东配楼,总建筑面积7004平方米,为五层带帽全框架结构,新馆于2006年6月批准立项、2009年9月开工、2010年12月竣工,2011年1月迁入。
新馆除具有满足各项业务开展的工作用房外,还配有库房温湿度自动控制,消防报警灭火系统,防盗报警系统、高清视频监控系统,漏水检测系统,电源控制系统,电子查档系统等。建有总面积为400平方米的“奋进之旅——庆阳市发展历程档案主题展览”综合展厅,使市档案馆真正成为一座集档案安全保管、查阅利用、信息传播、展览教育、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档案馆,也成为全方位展现庆阳历史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发展轨迹的重要窗口。1992年4月,市档案馆被甘肃省档案局评为省一级档案馆,2000年7月被中共庆阳地委命名为“庆阳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,2021年9月被庆阳市教育局命名为“庆阳市中小学生思政教育基地”,2022年4月设立“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学科研基地”,2023年5月设立“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”教学科研基地和“陇东学院文学和历史文化学院”教学科研基地,2023年6月命名为“庆阳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”。